第50章(1 / 2)

王妃这时候也镇静了下来,见刘七巧情绪低落,便拉着她的手道:“好丫头,你做的对,王府从没有出过这样的事情,传出去总是不好的,只是还有四天王爷就要出征了,这时候出丧,只怕太不吉利了。”王妃想了想,陡然站了起来,斩钉截铁道:“这样,你马上吩咐下去,让玉荷院的人把少奶奶收敛好之后,送到城外的家庙里头去。等王爷和世子爷顺利出征之后,我们再找一个日子,给少奶奶办丧事。”

刘七巧一听,果然是王妃想的周全,如今这节骨眼上,若要推迟出征,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可若是让将士们知道主帅家里出了丧事,这仗还没开始打,晦气就先找上门来了,只怕会造成军心不稳。刘七巧这会儿也顾不得害怕,急忙转身往玉荷院去。

这时候周珅已经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刘七巧见了他,只一本正经的福身行礼,很有几分大丫鬟的派头,把王妃的意思说了一遍。周珅眯着眼睛想了想,赞同的点了点头,转身道:“传我的话,少奶奶陪嫁来的那几户人家,以及丫头婆子们,马上在玉荷院集合,连夜把少奶奶送到弘福寺去。”

几个陪嫁过来的丫鬟听了,立时就哭了起来,跪在地上求了起来。周珅看了她们一眼,冷冷道:“你们好好在家庙呆着,到时候我自然派人把你们接回来,若是口角不干净的,就别怪我不留你们了。”

小厮们连忙出去安排马车,郑家大叔一次性调集了十多辆马车过来,周珅披了一件披风,领着小厮们抬着秦氏的尸体,往门外马车上送。这深更半夜的,路上连只老鼠也没有。但是有王府的令牌,一行人很容易就出了城门。

刘七巧回到青莲院,又打了水洗了一把脸,可是却怎么睡也睡不着。只一闭上眼睛,就能看见秦氏拿眼珠子瞪着自己,吓的刘七巧翻来覆去都睡不着了。第二天一早,刘七巧顶着一双熊猫眼去为王妃准备早膳。

厨房的许婆子和刘七巧的关系最好,便偷偷的问她:“七巧,为什么这回老祖宗赏给世子爷的通房丫鬟中,没有你呢?”

刘七巧一脸菜色的摇了摇头,许婆子又道:“听说昨晚世子爷抱你了,大家伙几十双的眼睛都看着呢,七巧,如今少奶奶没了,世子爷的院子里没几个厉害的,正是好时机呢!”

刘七巧赶紧伸手按住许婆子的嘴巴道:“妈妈你快别乱说了,昨晚荷花池边上的事情,世子爷说了一句话都不能传出去的,你怎么还说呢!”

许婆子一脸淡定的看着刘七巧道:“老婆子我活了五十多了,知道哪些事可以说,哪些事儿不可以说,眼前说的,不正是顶顶要紧的事儿吗?”

刘七巧想了想,终于一鼓作气道:“其实我已经有人家了,太太都知道,明年我爹就要把我求出去的。”

许婆子听了这话,立马看着刘七巧,一脸可惜。再她们看来,但凡没嫁给主子,嫁给外头人的丫鬟们,就没几个嫁的好的。许婆子本想再多说几句,可是看刘七巧一本正经的样子,还是打消了年头,笑着道:“定好了人家,怪不得呢,我说七巧你怎么对着少爷们也不多看一眼,满院子就找不出像你这么没心思的姑娘家了。”

在古代,这样家世好的少爷向来是稀缺资源,但凡有那么一个,定然是无数丫鬟们心中的白马王子,此处参考人物——贾宝玉。不过可怜的周珅同学,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一个鳏夫了……咳咳。二十来岁的鳏夫,完全不影响二次婚姻,等他从前线回来,王府的太太老太太们,就要开始为他进行新一轮的选妻事业了。

秦氏只是他生命中的过客,不管她曾经是名满京畿也好,才名远播也罢。她死了,她的一切也跟着结束了。刘七巧拎着手里的食盒,幽魂一样的走在小路上,要是那天她没有请假出府,要是那天她没有去执意要飘香楼吃那一盘红烧南乳肉,要是那天她没有把王府的辛密随口说出去,也许这一切都不会发生!刘七巧不争气的烦恼着,为了秦氏的死亡。

“夫人,我想请两天假。”刘七巧服侍王妃用过早膳,精神恍惚的开口。她需要一段时间,来平复自己郁闷的心情。她知道自己不应该为秦氏的死背上思想包袱,可似乎短时间之内,她做不到。

“怎么了?”王妃见刘七巧精神不振,也关心的问道:“没什么,只是看着少奶奶就这么没了,觉得心里有些难受。”

王妃安慰她道:“傻孩子,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没有什么过不去的砍。”

刘七巧点点头,作为医院工作者,刘七巧觉得人死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可是……那些人的死亡至少和自己是没有关系的,她们是病死或者老死或者自杀,和刘七巧没有关系。但是秦氏不一样,潜意识里刘七巧觉得秦氏的死,自己少不得要负上一些责任的。

王妃见刘七巧还是绷着脸,便道:“罢了,我放你两天假,你回家好好休息休息。”

刘七巧下午就跟青梅告了假走了,才回家就听李氏说:“我今儿求了一打的平安符,改明儿让你爹带上,见了好兄弟也都送一个,毕竟都是当家的男人,出入平安才好。”

刘七巧无精打采的,也没接李氏的话,打了两个哈欠,回自己房间睡觉去。可偏生还是心神不宁,越是想要睡觉啊,就越是睡不着,如此浑浑噩噩直到太阳下山,刘七巧总算睡了过去。

刘七巧睡饱了一觉,觉得精神好了很多,睁开眼睛却看见杜若坐在她的床头。刘七巧下意识的以为自己在做梦,狠狠的捏了自己一把,只疼的眼泪都要飚出来了,才发现这一切不是梦。

“唔……你去哪儿了,这么久都不在,我……我想你了……”刘七巧一把抱住杜若,不争气的哭了起来,鼻涕眼泪擦在杜若的肩头,挥着小爪子打他。杜若心疼的抚摸这刘七巧的后背,安抚道:“怎么了这是?你那么厉害,难道还有人欺负你了不成,我这就去把帮你欺负回来!”

刘七巧止住了哭,扑哧一声笑了出来,靠在杜若的肩头,朝着门外看了看道:“你怎么在我家啊,谁让你进来的?”

“你娘啊,她说你睡着了,让我自己进来瞧瞧。”杜若很随意的说。

刘七巧心道:娘你可真是……认准杜若当女婿了,居然连避嫌都不懂了啊!!!

“杜若若,我遇到烦心事儿了。”刘七巧把下颌支在杜若的肩膀上,伸手握着杜若的手指,他的指尖上有中药的香味儿,让刘七巧闻的特别安心。刘七巧靠在杜若肩头,把这几天在王府的事情都说给杜若听了一遍。

“你说,少奶奶怎么就死了呢,她那么要强厉害的人,不会真的因为我那几句话就想不通死了吧?”刘七巧有气无力的说。

“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杜若复述着刘七巧的话,扑哧一笑道:“你这句话,倒是挺有震摄力的,从那儿学来的?”

刘七巧瞪了一眼杜若,捶着他的胸口说:“你能正经一点吗?我还没想通她什么要死呢!”

杜若看着刘七巧,握住她的手,放在唇瓣下轻轻的蹭了蹭,小声道:“七巧,你不必过于自责,若是少奶奶因为你的话而想不通,也不会等上好几天才自寻短见,一般人自杀轻生,那都是一时冲动的结果。依我看,可能是那天有人让少奶奶受了什么刺激,少奶奶才会想不通误入歧途的。”

杜若屈指,勾起刘七巧秀气的下巴,缓缓低下头,亲了上去。

这是一个极具安抚以为的吻,像温柔的小兽舔舐着刘七巧心头的伤口。杜若松开刘七巧,捏着她的脸颊道:“七巧,你知道这一路上,我有多想你吗?”

刘七巧很郑重其事的点点头,回答道:“知道,因为我也一样,那么那么想你!”

☆、第69章

李氏身上扎着一条围裙,看来是方才还在做家务的,见了刘老二就这样气呼呼的进去了,李氏连忙向两人使了一个眼色,自己则跟在刘老二的身后,转身道:“杜大夫,这可真是巧了,上回我家七巧脚扭伤,也是你给遇上的。”

刘老二听了,头也不回丢出一句话来道:“那你倒是说说,怎么就那么巧,两次都让杜大夫给撞见了?我刘家的门槛也没那么宽这么多贵人进进出出的。”

杜若闻言,脸色微微泛红,这时候他已经松开了刘七巧,两人跟在刘老二的身后,各自站着。杜若道:“刘二管家,我就是个给人看病的大夫,什么贵人不贵人的,倒是见外了。”

刘老二这时候已经到了正厅了,杜若看见厅里头的长几上放着一套军中将士穿的铠甲。王爷后天就要启程了,刘老二也要跟着王爷一起走,这大概是他临行前最后一次回家看看了。

果然刘八顺也在家,从厨房跳着出来道:“哦哦……今天中午吃饺子咯。”刘八顺看见杜若在场,连忙噤声。刘老二却忽然喊住了刘八顺道:“八顺,去你书房拿笔墨纸砚来。”

刘八顺以为刘老二又要考他学问,一张脸皱成了一团,苦着小脑瓜慢吞吞的进去。刘老二转身看着杜若,神情自若的说:“我后天就要去边关,什么时候回来还真说不准,既然杜大夫看上了小女,那就留一份婚书下来,等小女及笄了,就等着杜家上门明媒正娶。我刘老二只有这么一个闺女,给人家做小,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杜大夫若是能写下婚书,那我也就认了这门婚事,等着杜家的八抬大轿上门,但若是迟了哪怕一天,七巧可就是别人的了。”

杜若被这一段话劈头盖脸的浇下来,还有点木然。刘七巧抬起头看了一眼自己的父亲,他的脸颊刚毅果敢,透出大丈夫的说一不二来,有着特别的威慑力。杜若脸上的神情顿时也严肃了起来,点头道:“好,有刘二管家这句话,晚辈我也放心了,若不是皇上对王妃这一胎也很重视,晚辈实在不忍心让七巧在王府里多呆一天。”

刘老二见杜若脸上的神色不像是在骗人,便也稍微缓和了一下面色道:“当初是我没有考虑周全,不知道王府里会有这么多事情发生。”刘老二昨儿在府里听说了大少奶奶的事情,而且还有人将刘七巧被世子爷抱着的那一段透露给了他,所以刘老二也深深觉得,刘七巧在王府越发的危机四伏起来了。虽然刘七巧有老王妃的保证,但是若是将来王妃亲自向自己提出,作为王府这么多年的奴才,要刘老二说出狠话,也确实不太忍心。

刘八顺一脸颓丧的把笔墨纸砚放在盘子中端了出来,脸蛋上还挂这“不开心”三个字。就连钱喜儿跟在他的后面,也略带着担惊受怕的眼神,悄悄的扯着他的衣襟。

“爹,笔墨纸砚都拿来了。”刘八顺吐出一口气,慢悠悠的说道。

刘老二见了刘八顺那个样子,也觉得有些不忍心了,便开口道:“放下了,带着喜儿院里玩去,一会儿喊你们吃饺子。”

刘八顺如临大赦,丢了盘子转身拉着钱喜儿的小手开开心心的跑了出去。

杜若上前,拿了一张宣纸,平铺在一旁的茶几上,蘸饱了墨水在宣纸上写下“婚书”两个字来。

刘老二之所以能在王府做得用的奴才,也要归功于当时张氏的眼光放的长远。那时候张氏虽然一人抚养刘老二,却也让刘老二上了几年私塾,虽然考状元还差的很,但是读书识字却是不在话下的。刘老爹当年也因为觉得愧对张氏,在钱财这方面对张氏还是很阔气的,王府逃难那些年,京城的产业带不走的,都是刘老爹一手打理的。这五年之内虽说一直在打仗,但是京城的百姓还是依然要生活。刘老爹就是这样,为自己赚下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以至于等王府回京之后,发现原来的产业商铺都在,对刘老爹也格外高看几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