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5章 一代新人换旧人(1 / 2)

申时行介绍了他的救灾经验,赵贞吉道:“办法的确不错,奈何北地数省,不能都拿来养羊吧?更何况每亩地养羊的产出远远不及种田,北方几千万口人,还是养不活的。”

殷士儋却不这么想,他在两广干过督帅,比起赵贞吉要更加了解海外的情况,他说道:“大洲公,申大人的法子不一定放之四海皆准,但是他的思路很不错。我们不能光想着给钱给粮食,还要引导老百姓,找到生计,能有活路。不知道元辅以为如何?”

唐毅深以为然,“北方即便气候正常,也因为耕种多年,肥力衰减,难以承担庞大的人口,加之黄河年年泛滥,治河经费巨大,方方面面计算起来,都是不划算的。我的意见是要转移人口,推动新的产业。”

唐毅一锤定音,大家伙也频频点头,只是该向哪个方向转移,还需要好好思量。

唐汝楫率先说道:“元辅,我巡视九边,考察过各地,以为辽东是一块宝地儿。”

“怎么讲?”大家好奇道。

唐汝楫哈哈一笑,“辽东虽然相比西北,更加苦寒,但是辽东土地肥沃,平原广阔,一望无垠,而且雨量充沛,远比西北适合农耕,如果选择成熟期比较短的高粱,再种植土豆红薯,一年足够一熟,而辽东一熟,产量也不下于江南的一年两熟。”

“啊,当真如此?”赵贞吉好奇道:“这么说辽东还真是一块宝地儿!”

“不止如此,辽东山岭重叠,木材丰富,还有许多煤矿,山上有蘑菇,有松子,有核桃,有人参、野味……只要能开通道路,把辽东的宝贝运出来,必定能够大卖特卖。”唐汝楫又道:“不过要想安稳开发辽东,就必须解决土蛮部,只要消除了土蛮的威胁,才能放心大胆向辽东移民。”

又要打仗!

大家伙都盯着唐毅,这种大事,还是要他拿主意的。

唐毅比所有人都清楚,辽东就是后世的东北,那可是最好的大粮仓,土肥水美,物产丰饶。而且最为关键,越过黑龙江,就是外东北,唐毅上辈子看过一个资料,沙俄在外东北光是黄金就弄到了六千吨!

六千吨黄金啊!

那是多大的一笔财富,要是错过了,简直是犯罪。

“辽东的移民势在必行!”唐毅断然说道:“立刻命令李成梁和戚继光做好战斗准备,另外朝廷要派出一支人马,考察整个辽东的情况,尽量往北走,看看辽东究竟有多少特产,多大的经济价值,又能承受多少移民。”

很快内阁就同意了,按照唐毅的预估,辽东的工商业,捞金,伐木,采集,至少能吸收两百万人,种田也需要两三百万人,加上长途贩运,养殖牲畜,十年之内,向辽东移民五百万,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

在辽东站稳了脚跟,就向北发展,西伯利亚那么大的一块地方,哪怕终年苦寒,开发困难,弄到手里,当野生动物园也是不错的,没事去看看老虎,只要别下车被吃了就成……拿下西伯利亚,就越过乌拉尔山,反正尽量多占点土地,日后印在地图上,也是赏心悦目的。

当然光是一个辽东移民,还解决不了问题,申时行又说道:“师相,弟子提议恢复哈密卫,打通前往西域的道路,以西域的绿洲,足以移民一百万。”

申时行一贯小心谨慎,其实哈密卫的潜力丝毫不在辽东之下。

大明立国之初,北元崩解,哈密从大元帝国分离出来,在永乐年间,接受朱棣册封,纳入了大明的版图。

不过由于海上贸易线路发展,路上的丝绸之路黯然失色,明廷没有向哈密卫大量移民,只是采取羁縻统治,委任国王,统治哈密。

西域广阔,从来都是盗匪横行,战乱不断,唯有强者能够守住家业,哈密王面临着瓦剌部和吐鲁番的双重夹击,实力越发衰败,整个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直到嘉靖初年,哈密卫被吐鲁番吞并,当时大明的君臣忙于大礼议,无暇顾及,就这样,明廷痛失了对西域的控制。

申时行在西北数年,他注意到了很多糟糕的情况,失去了哈密卫之后,大明的西北边疆洞开,甘肃陕西四川等地都面临着强大的威胁,不光包括瓦剌各部,甚至有从大食过来的阿拉伯商队,他们做生意,也进行传教,同时还鲸吞蚕食,许多小部落都依附他们。

原本兴旺的西域佛教越发衰败,假以时日,整个西域从文化上都会摆脱对中原的依赖。

恢复哈密卫,经略西域,迫在眉睫。

申时行提出了意见之后,唐毅极为重视。

三秦故地,是中华龙兴之地,汉唐都凭借关中席卷天下,建立起庞大的帝国,西北决不能被忽视。

唐毅立刻决定,任命杨安出任甘肃总兵,同时任命马栋出任哈密副将。另外又掉杨继盛接任陕甘总督,兼任西域经略,聚集兵将,择机出兵,光复整个西域,甚至唐毅准备抢占几处重要的山口之后,一路向中亚发展,然后再从北方南下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