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1 / 2)

天行有常 长恨歌行 2344 字 23天前

但是,似乎他们都已经忘了燕国的大军。

异人呵呵笑,挑动韩国对上燕国他算是故意的。

燕国的大军数量不少,他记得历史上的长平之战过后,赵国青壮基本都扑街了,只有边邑还有硕果仅存的大军,原本被燕王派去和赵国结盟的燕国使者回来就说动了他出兵攻赵,赵国是妇孺都上阵了才打退的燕国。

虽然历史上燕国的这种行为让人不耻,但是也能看出,他们的战斗力还是不容小觑的。

借用某小说中的剑神的一句名言,拿剑的女人就不是女人,不管别人怎么理解,异人表示,赵女虽然姿容妍丽,但是在某些方面,她们的战斗力是不输于男子的。

想当初他回秦国的时候,还是赵国士兵护送得他呢,结果在秦赵边邑休整的时候,差点被一个老妇人做掉。

异人表示那真的可以算是一生的阴影了,简直不忍回顾。

对贫苦的老人家抱有同情心的他怎么会知道老人家的儿子是在秦赵之争的时候阵亡的嘛!

这能成为一个老太太大爆发对他发动自杀式的袭击的原因吗?

反正从那件事之后,异人就对赵国妇孺的战斗力有了认识。

而历史上,失去了丈夫和儿子的赵国妇孺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不管怎么说,燕国的战斗力是可以保证,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燕国和秦国、赵国一样,边界毗邻从前的戎族如今的胡人,也就是说,在长期的外敌压力下,燕国的战斗力不容小觑,最起码,部分大军的战斗力不容小觑。

不管怎么说,燕韩撕逼,秦国看得很开心。

新君继位遭到敌国进攻,燕国的选择和当初的赵国一样,求援。

齐国是燕国的死敌,永远在死磕的那一种,于是燕国的选择对象就只剩下了赵国。

赵王丹对此颇为犹豫,说起来,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损失了二十万人,剩下的二十万人中,只回来了一半,可以说,赵国的损失之惨重,也就比历史上四十万大军都扑街好了稍微那么一点罢了。

燕王喜的请托对象是平原君赵胜,这位一向是主张以武力服人的,当初长平之战和秦国对上,一直主张出兵而不是主和的,就有他一个。

不过赵国的现状也确实不好,于是赵胜转而给燕王找了另外一个求援对象:魏国。

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是赵胜的妻弟,因为齐名的缘故,赵胜和魏无忌的关系一向不错。

魏无忌自然愿意有这种刷名声的好机会,尤其是韩国趁燕王新继位而攻燕,是为不义。

但是,魏国的兵权被魏王魏圉牢牢地掌控在手上。

当初魏王圉在继位之初就立异母弟魏无忌为信陵君,为的是牵制是当时贤名满天下的孟尝君田文。

但是,对于自己的异母弟,魏王圉显然不是完全信任的,以至于信陵君在受到重用的同时也免不了被打压。

兵权作为魏王圉最后的保障,当然不会让信陵君插手。

于是异人和秦国就默默地看了一场信陵君窃符救燕的好戏。

从魏王那里偷到虎符之后,信陵君还弄死了在外领兵、不受控制、一直忠于魏王的老将晋鄙,也就是历史上的窃符救赵故事中的倒霉背景板。

魏国和韩国被秦国定义为最好捏的柿子,但是韩国比魏国还弱,除了韩国的面积是战国七雄里最小的一个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魏国好歹还有晋鄙这么一个将才,韩国就真的不怎么样了。

在信陵君的带领下,魏军莫名其妙和韩军打了一架——魏军表示信陵君你要拯救燕国你自己去就好,为什么要拉上我们!——真的是打得脑浆都出来了,真的是特别让人叹为观止。

救了燕国,信陵君又弄死了国内大将,对魏国来说,他闯了大祸,于是他跑到了燕国。

信陵君奔燕以后,燕国派使者去赵国和魏国进行感谢,魏国就不用说了,至于赵国,主要感谢平原君这个引荐人。

结果,燕国使者回去以后,就鼓动燕王出兵伐赵,因为赵国青壮不多,当年长平之战的后遗症还在。

秦王稷五十一年一直到五十六年,秦国大搞国内基建,顺带看了不少好戏。

对于这几国这样的表现,异人只想说,请继续你们的表演。

讲真,要是这几国再打得厉害一点,等到秦国出兵的时候,大概能躺赢。

在赵国和燕国撕逼的时候,秦国终于出兵了。

秦王:几年不出兵,你们都已经忘了被秦国统治的恐惧了嘛,闹得真的挺欢!

武安君白起领兵,直奔韩国,然后……

秦王稷五十七年,韩都阳翟被攻下,整个韩国基本宣告灭亡的时候,异人是很吃惊的。

不是说秦国灭不了韩国,秦始皇一统六国的行动也是在短短数年内完成的,而没有在长平之战里损失惨重顺便休养生息了好几年的秦国已经有了这个基础。

他只是惊讶灭国行动开始得真早。

仔细思考了一下,异人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其他几国没有出兵,燕赵还在撕逼,况且之前韩国和燕国打了一场、赵国元气大伤,他们就算没有在撕逼也不会出兵助韩;魏国连老将晋鄙都被弄死了,出兵做什么?给秦国送菜吗?

至于齐国,因为远交近攻政策,秦国一向是与他们交好,况且齐国多年未有征战,随便出兵,也是给秦国送菜的结果。

韩国灭亡之后,秦国就将目标转向了魏国。

一年之后,也就是秦王稷五十八年,魏都大梁被围。

只要大梁被破,魏国也就要宣告灭亡了。

秦国承诺,只要魏王及早投降,他们就妥善安置。

虽然已经亡国了,但是被封为归侯的韩王安待遇也确实挺不错,对于魏国来说,他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事实上,新朝亡旧朝以后,有存亡断续的传统,周武王姬发亡商朝,但是帝辛庶兄微子启有宋国,就连帝辛之子武庚,也有封国。

秦国虽然是虎狼之国,但是看着他们似乎有遵循这个传统的意思,再加上大梁城内的存粮虽多,但是供城中无数百姓及贵族食用,消耗巨大,最后魏国开城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