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1 / 2)

武夫当国 闽南愚客 4334 字 12天前

资金到位,第二天便正式开始筹备工作,又是选定厂址,又是联络原材料供应商和销售商,又是签署铁路交通运输的协议,又是办理合法的文件。当然,这些闲杂的工作全部都由王磷同和其他几位股东来处理,袁肃一概不去理会。

在加工厂的名号上面,袁肃亲自拟定为“肃业硫磺厂”,他的想法是将来集中麾下所有产业,进而以公司或集团化来管理运营,甚至条件允许的话,会将“肃业”的招牌长久的维持下去,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大公司。

当然,这些暂时只是设想而已,至于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还得看今后的发展情况。

按照王磷同等人的估算,硫磺加工厂的筹备期最快要一个月,工厂和设备的落实则可能还需要一个月,也因此正式投入生产会在今年十二月份。对于袁肃没有太多的要求,只是希望能越快越好,因为他的目的可不是单纯加工硫磺,随后还将会开始一些军工业的项目。

忙碌了两天之后,正好便接到了中央政府新派下来的命令,总算等候的几天没有白费。

袁肃立刻召开旅部会议,决定二十九日这天再次出发前往山海关。考虑到山海关那边的情况已经十分恶劣,再加上还要对吴承禄、赵方毓的惩处,所以还是有必要多做几手准备。

为了确保到达山海关之后能尽快稳定灾民情绪,他命令孙德盛今晚骑马前往临榆县,一方面是提前给临榆县打好招呼,通知中央新下达的命令,以及给之前那些谈合作的士绅、洋人们吃一颗定心丸;另外一方面自然是为了联络难民群体和那些马贼,跟这些带头的人打好招呼,让他们从中协助恢复秩序。

由内而外的来治理灾情,才能既有效率又能解决根本问题。

除此之外,这次他决定调动滦州第一团和昌黎第三团一同前往山海关,虽然总兵力依然不如吴承禄多,而且有中央政府的命令在这里完全不必如此劳师动众,但自己最主要的目的不是在震慑吴承禄,仅仅是表现出对失控局势的重视罢了。

至于处置吴承禄和赵方毓的事也需要尽早讨论说定,事实上摆在众人眼前的情况很清楚,要处理吴承禄肯定不容易,对方不仅在中央有人,而且手握兵权。相反,赵方毓纵然是赵秉钧的侄子,但此人贪污克扣赈灾款是不可辨认的实事,再者现如今人就在滦州被扣押着,要开刀随时都能动手。

袁肃本人也没有打算置吴承禄于死地,所有人都知道吴承禄没有野心,成天碌碌无为,如今又是中央下令查办此人贪污失职等罪,想必根本没有发脾气的可能。更何况他当初被吴承禄扣押时,对方也没有把自己怎么样,反而好酒好肉的招待。

然则山海关的情况现如今闹得这么大,总得有人来背负这责任才是。思来想去,也只能是柿子捡软的来捏,索性就一股脑头推到赵方毓身上。只要把赵方毓正x法了,还能掩盖这段时间绑架殴打的事实,正好一举两得。

二十九日清晨,袁肃带领第一团再次乘上前往山海关的火车,只不过这次的情况显然要比第一次更有吹风得意的味道。

李劲夫的第三团在二十八这天便启程前往山海关,第三团是徒步行进,队伍到达临榆县时已经是半夜时分。孙德盛早已把北京的消息传达了下去,不论是县政府还是镇守使署衙,面对眼前的困境巴不得滦州的人马能快一些到,于是殷殷勤勤的迎接了李劲夫的第三团。

而到了今天,县政府和镇守使署衙陪同李劲夫第三团团部众人,又匆匆忙忙来到火车站迎接袁肃一行人。吴承禄自然没好意思亲自出面,不过为表郑重他将镇守使署所有重要官员都调来迎接,也算是给足了袁肃面子。

袁肃下榻的地方还是之前的赈灾总司令行营,行营大院里的陈设几乎没有变化,一切彷佛照旧一般。来到行营稍适准备了一番,他随即召集县政府和镇守使署衙所有主事官员,十分郑重的开了一次会议。

在会议上他强调了两点内容,其一是此次奉命继续主持赈灾,其二是针对山海关镇守使吴承禄和前赈灾会办赵方毓革职查办。不过为了保持正面形象,他没有立刻展开针对吴承禄、赵方毓的查办行动,而是认真的听取了官员汇报目前难民的情况,摆出一副以赈灾为先的姿态,仅仅是派人前去通知了吴承禄以及佯装通知了赵方毓。

-----------------

【啰嗦一直是我的坏习惯,总希望能把所有事情都交代详细,没想到适得其反。读者提出的意见很有道理,最近我已经开始加快进程了,不该交代的一律都跳过去。只希望各位读者大大能继续支持一下,哪怕每天点一下也好。这次失败的经验我会吸取,好好反省和检讨。】

第28章,继任赈灾

“城外所有赈济所、粥厂全部被难民袭毁,周围县镇亦被难民强占,哄抢、偷窃、奸x淫、杀人、破坏的情况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被难民所霸占村镇的百姓们,要么逃散,要么也跟着难民同流合污,只有少部分人逃进城内。如今这些老百姓们失去家园和财产,几乎也变成难民一样了。”

“目前难民汇流成三股大势力,一股在山海关关口前,一股在临榆县城北,一股在城东。”

“官仓的粮食合计只剩下五百石不到,有的之前派发下去了,有的是粥厂、赈济所被抢光了。别说现在没有粮食可以赈济,就算还有粮食和款项,咱们官府现在连命令都发不出去,难民们根本不会听我们的话老老实实等候救济。”

各部官员表情凝重的汇报,事实上袁肃都没有太仔细的去听,仅仅是在表面上装作一副认真、严肃的面孔。等到各部官员汇报的差不多了,他这才十分严厉的问道:“听闻之前巡防营向难民开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会议现场的气氛顿时冰冷起来,所有人的脸色都变的十分难看,一时间鸦雀无声。

袁肃故意等了一会儿,随后更为严厉的喝问道:“到底怎么回事?吴县长,你来说。”

吴立可一脸无奈,心中叫苦不迭: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就算要提也别找我呀!他长叹了一口气,只好说道:“几天前山海关关口汇集了越来越多的难民,也不知怎么的,这些难民在夜里突然闹腾起来,最后甚至要攀爬城墙强行入关。因为情况很危急,经过通报之后,驻守关口的巡防营士兵不得已才开枪遏制。结果因为难民人数众多,场面又十分混乱,前面被枪声吓退的人被后面的人阻挡,故而才造成数百人伤亡,当然,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死于相互践踏……”

袁肃冷冷的哼了一声,呵斥的说道:“山海关城墙高达三丈有余,赤手空拳的难民如何能攀爬城墙。我告诉你们,其他事都好说,如今是军队向手无寸铁的难民开枪,导致数百人死亡。这是多么骇人听闻的惨事,大总统为此雷霆震怒,一旦事情传开举国上下都会为之声讨,此事无论如何都要给出一个交代!”

众人不敢再吭声,事实上坐在这里的官员们大多也不清楚当时现场的情况,但官军开枪打死了数百人倒是有证有据。他们都很清楚闹出人命的后果是什么,若是没有被揭露,或许可以想办法去掩盖,可如今上面知道了、洋人的报纸也报道了,后果只能自负。

深深吸了一口气之后,袁肃又说道:“如今情况危急,我也懒得再教训你们。当务之急,县政府要立刻把我返回山海关主持赈灾的消息传达下去,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哪怕站在城墙头上呐喊也要给我办下去。”

几名官员连忙点头应诺,期间还忍不住掏出手帕抹着额头的汗渍。

袁肃看了一眼一旁的陈文年,陈文年会意,他接过话来说道:“此次我们滦州又筹集了五千石的赈济粮,外加三万元的赈灾款。这笔赈灾物资实在有限,不过用来救急还是可以的。我们在出发之前已经将此事电告北京,北京方面业已回复会尽快筹备第二批拨款。”

在场的不少官员是知道先前袁肃撤离时,强行带走了十一万赈灾物资,也正因为如此才造成了现如今失控的局面。不过任谁也不敢在心里犯嘀咕,毕竟吴承禄绑架过袁肃,又把袁肃赶走了,袁肃要带走这十一万理所当然。

更何况,这十一万原本就是袁肃私人名义的赈灾款项,对方能募集到这大一笔款项,已经是十足的难能可贵。

抛开这些不算,只要还有赈灾物资继续派发下去,那就是可喜可贺的大好事了。

为了尽快稳定难民们的情绪,袁肃这几天四处奔走,亲自登上北部、东部以及山海关关口的城墙,面向拥堵在城墙之下的难民们呐喊高呼,呼吁难民们冷静下来。难民们对于袁肃的口碑还是很抱希望,再加上提前在难民内部做工作,很快便稳住了混乱的局势。

对于难民而言,袁肃的出现自然意味着重获希望。只是平头百姓骨子里对官府的不信任犹在,因此即便袁肃四处奔走的呼吁,除了稳定难民们的情绪之外,并没有让这些难民退回之前聚居的地方。人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围堵在城下,不过好在比之前要稳定,没有再继续闹腾或者试图进入县城之内。

难民们不肯退让,这事实上依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数万人拥堵在城墙之下,人群队伍都延绵到十多里开外。以这样乱作一团的情况,很难重新组织赈济所和开办粥厂。就怕城门刚一打开,难民们就会不由分说的往城内拥挤。

袁肃犹豫再三之后,最终只能选择派人从西城门绕出去,迂回三十里的路途来到难民后方,然后再在后方陆续开设粥厂,恢复供应干粮。当然,这些在后方开设的赈济所、粥厂,都是由军队驻扎护卫。

等围堵城墙下面的难民们听说了后方粥厂的消息后,自然而然便渐渐开始散开。再加上被袁肃派人收买的那些党首、马贼们起带头作用,前前后后只三、四天的时间,难民围城的局势就如同雨过天晴一般豁然开朗起来。

临榆县和北京方面当然不知道其中的内幕,在他们看来唯一的解释就是老百姓心中认可袁肃,同时也证明袁肃之前以及现在的赈济工作做的十分到位。

然而难民的问题虽然逐步缓解,可前阵子在暴x动当中受损的本地老百姓们,如今要么流窜在外,要么在县城里无家可归。这其中还包括一些原本富有的大地主、富农们,城外村镇大部分田产和畜牧全部被毁,直接破产者多不胜数。

从实际上来说,这种天灾人祸怨不得别人,就算要怨断然也不会怨到袁肃头上。

不过既然要拿下山海关的地头,那就必须做出一些表率作用,从本地老百姓们身上着手,解决他们切实迫急的难题。尤其是在这个时候,无疑可以起到雪中送炭的绝佳效果。为今后奠定对山海关的统治做足铺垫,也能博得更好的政治名声,更能赢得流芳百世的口碑。

第29章,洋河水库